诚信指数 106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首页
专线目录
最新合作伙伴
公司简介
联系方式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无锡输送设备
无锡到合肥物流
您现在的位置:无锡物流专线 > 专线目录
 
无锡至陕西物流服务 无锡至陕西货运服务 无锡至陕西货物运输 公司 电话 价格

价        格:面议   
有 效 期: 长期有效
所 在 地: 北京市
配送信息:
供应数量:不限
了解详情,请立即咨询!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该公司共有 15条同类“无锡至华北专线”信息       查看全部>>
详细说明

陕西

目录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
【交通运输】
【汽车牌照号】
【高等教育】
【历史文化】
【特色产品】
【风景名胜】
【人口分布】
【关中盆地】
【陕北高原】
【陕南山地】
【自然资源丰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旅游地点
  Shǎnxī
  Shaanxi
  [1]、古地区名。指陕陌以西。周成王时陕西归召公治理。
  [2]、路名。宋时十五路之一。治所在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和宁夏的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地及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地区。熙宁五年(1072年)分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习惯上仍称这二路为陕西路。
  [3]、陕西省(Shaanxi Province域名sn.cn

【地理位置】

  陕西历史悠久, 陕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她犹如镶嵌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35′之间,中国的大地原点就在境内泾阳县。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支流泾河、渭河在在此注入黄河,中国铁路大动脉陇海线横穿中部,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中国大西北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辖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汉中延安榆林安康、商洛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7个县(含3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人口3735.05万,汉族居多,少数民族有回、满、蒙等。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长江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由于南北狭长,陕西省由北向南可分为地理、历史、文化、气候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区:陕北、关中、陕南。其中陕北的地形是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领地,语言为汉语的晋语方言,气候为温带半干旱气候,代表城市是革命圣地延安;关中的地形是渭河平原和台地,号称“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历史上是中国中心文明的发祥地,历朝历代的建都,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产粮区,语言为汉语的官话方言中原官话片区,气候为温带半湿润气候,代表城市是十三朝古都西安;陕南的地形是“两山夹一川”的秦巴山地及其中的汉水谷地,历史上是汉族发祥地,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水道产区,语言为汉语的官话方言西南官话片区,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代表城市是“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汉中。
  由于陕西省超过1/3的面积和人口均位于秦岭以南,因此陕西省是中国真正意义上跨越南北的省份(河南、安徽、江苏都是绝大部分在北方或南方)。
  人口统计
  200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735.05万人。其中男性1920.95万人,占51.4%;女性人口1814.10万人,占48.6%,性别比为105.8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37.98万人,出生率为10.19‰;死亡人口22.92万人,死亡率为6.15‰。城镇人口1461.15万人,占39.1%,乡村人口2273.90万人,占60.9%。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8.7%,15-64岁人口占72.7%,65岁及以上人口占8.6%。
  文化程度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全省招收研究生1.13万人,在学研究生5.3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5%、12.0%。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6所,共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21.91万人,比上年增加4.9%、在校学生72.62万人,比上年增长8.9%。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招生21.64万人,较上年增加25.7%;在校学生47.56万人,较上年增加11.1%。 义务教育阶段有了新进展。到2006年底,全省所有县区普九验收达标,人口覆盖率100%。全省共有初级中学2052所,招生69.64万人,在校学生212.21万人。(其中普通初中2047所,招生69.53万人,在校学生211.88万人)。全省小学18590所,招生48.54万人,在校学生325.10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4%,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8.5%。普通高中在校生96.05万人,较上年增加5.42万人,增幅5.6%。
  陕西省生产总值
  2006年陕西生产总值452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11762元,比上年增长12.3%。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006年产业增加值488.48亿元,增长7.4%,占生产总值的10.80%;第二产业增加值2440.50亿元,增长14.3%,占生产总值的53.9%;第三产业增加值1594.76亿元,增长12.4%,占生产总值的35.3%。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1305.85亿元,增长20.4%;轻工业265.95亿元,增长13%。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1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6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7.3%。
  外贸状况
  2006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5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进口17.3亿美元,增长15.3%,出口36.3亿美元,增长18%。实现贸易顺差18.99亿美元。在进出口总值中,一般贸易进出口38.97亿美元,增长5.3%;加工贸易进出口12.6亿美元,增长61.5%。
  外资利用情况
  2006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55个,实际利用外资9.25亿美元(含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部分),增长47.2%。
  支柱产业
  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业、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工业、旅游业。
  电话拥有率(有线、无线
  2006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368.71万门,比上年增长8.4%。全省电话用户突破二千万,达2097.07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913.47万户,增长6.4%;移动电话用户突破千万,达1183.58万户,增长26.2%,普及率分别达到24.48部/百人和31.69部/百人。城市固定电话用户580.57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333.90万户,无线市话用户211.69万户,分别增长3.3%、12.2%和2.8%。全省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03.55万户,增长56%。
  电视台
  
2006年末,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88座,较上年新增1座。全省共播出94套广播节目,较上年新增6套。广播节目中,省台7套,市级台19套、县级广播电视台68套。全省共播出123套电视节目。其中,省台无线节目3套,有线节目6套;市级台无线节目11套,有线节目15套;县级广播电视台节目88套。2006年,全省(包括、省级、市级、县级及县以下)广播电视传输网干线皮长51203.65公里。市以上干线网总长较上年新增1422.7公里。县级及县以下干线网总长达到35033公里。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344万户,较上年末新增51万户。我省2004年12月28日数字电视开播,截止2006年末,全省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0万户。 全省广播综合覆盖率93.8%,电视人口覆盖率95.2%,分别较上年末增加0.56和0.82个百分点。
  铁 路
  
全省现有干线和支线铁路18条,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基本形成了“两纵三横三个枢纽”骨架网布局,到2006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759公里。西安地处“陆桥通道”、“包柳通道”和“宁西通道”交汇处,是西北地区的铁路枢纽。目前正在实施十大铁路工程,预计2010年前后,陕西的铁路骨架网络基本完善,铁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公 路
  
全省公路基本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骨干网络。到2006年底,全省公路网总里程1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45公里,一级公路525公里,二级公路6177公里,三级和四级公路52447公里,路网密度55.06公里/百平方公里。
  航 空(包括机场,已建和筹建跑道)
  
陕西现有民用及军民合用机场共5个,形成了“一主四辅”的格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的空中交通枢纽,可起降各类飞机。现开通国内外航线352余条,与国内129个城市通航。目前咸阳机场一期扩建工程已竣工,即将启动二期扩建工程。榆林、延安、汉中、安康机场均为小型机场,根据发展需要正在进行迁建或扩建工程。
  旅游资源
  
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浏览这座“天然历史博物馆”,随处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中国历史上个女皇帝武则天及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佛教名刹法门寺,中国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中国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全省各地的博物馆内陈列的西周青铜器、秦代铜车马、汉代石雕、唐代金银器、宋代瓷器及历代碑刻等稀世珍宝,闪烁着耀眼的历史光环,昔日的周秦风采、汉唐雄风从中可窥一斑。陕西省不仅文物古迹荟萃,而且山川秀丽,景色壮观。境内有以险峻著称的西岳华山、气势恢宏的黄河壶口瀑布、古朴浑厚的黄土高原、一望无际的八百里秦川、婀娜清秀的陕南秦巴山地、充满传奇色彩的骊山风景区、六月积雪的秦岭主峰太白山等。目前省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风景名胜区5处:华山风景名胜区、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合阳洽川风景名胜区。省内已开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景区(点)有200余处。截止2006年年底,国家4A级旅游区21家,省级风景名胜区29处、森林公园11处、省级37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点5个,省级1个。历史文化名城11个。为使陕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突出旅游项目特色,提高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将初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以人文旅游资源为特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震撼力的六大品牌旅游景区,即以秦风、唐韵为主题形象的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的临潼旅游景区;融红色旅游、祭拜朝祖、黄土风情、黄河风光、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北方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延安旅游景区;集山岳观光、宗教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天下险山”的华山旅游景区;以合十舍利塔建设为核心,逐步恢复盛唐风采,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佛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法门寺旅游景区;依托秦岭独特的气候、动植物、地质、水文、生态以及人文等资源,建设国家公园品牌的秦岭生态旅游景区;以司马迁祠墓、古城元明清建筑、秦晋黄河峡谷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为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古城旅游区。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不仅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古朴、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民间艺术。其中户县农民画、西府民间工艺(泥塑、彩绘、草编、木版、年画)、蒲城焰火、安塞腰鼓、陕北秧歌、民间剪纸等尤为突出,成为陕西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陕西菜虽然没有名列全国的八大菜系之一,但作为千年古都、历史名城,餐饮风格自成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陕西饮食,凭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挖掘继承历代宫廷美食之技艺,博采全国各地之精华,以品种繁多、地方风味各异、古色古香古韵而著称。至今很多都保留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遗风。比如,关中石子馍就保留先民的石烹遗风;家喻户晓的臊子面在唐代叫作长命面,是皇亲国戚庆祝寿辰的寿面。最晚出现的柿子饼,算起来也有着400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烹饪技术随科技腾飞而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传统菜、创新菜。以菜、点组宴,创制出不同风格、新意迭出的宴席,如仿唐宴、饺子宴、宫廷宴、蝎子宴、泡馍宴、长安八景宴、陕西风味小吃宴等等。以牛羊肉泡馍、腊汁肉夹馍、凉皮、哨子面、锅盔等为代表的陕西风味小吃,闻名遐迩。

【行政区划】

  

西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省会西安市,下辖10个地级市,2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80个县。
  陕西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西安市 未央区 新城区 碑林区 莲湖区 灞桥区 雁塔区 阎良区 临潼区 长安区 蓝田县 周至县 户 县 高陵县
  铜川市 耀州区 王益区 印台区 宜君县
  宝鸡市 渭滨区 金台区 陈仓区 凤翔县 岐山县 扶风县 眉 县 陇 县 千阳县 麟游县 凤 县 太白县
  咸阳市 秦都区 渭城区 兴平市 三原县 泾阳县 乾 县 礼泉县 永寿县 彬 县 长武县 旬邑县 淳化县 武功县
  渭南市 临渭区 韩城市 华阴市 华 县 潼关县 大荔县 合阳县 澄城县 蒲城县 白水县 富平县
  延安市 宝塔区 延长县 延川县 子长县 安塞县 志丹县 吴起县 甘泉县 富 县 洛川县 宜川县 黄龙县 黄陵县
  汉中市 汉台区 南郑县 城固县 洋 县 西乡县 勉 县 宁强县 略阳县 镇巴县 留坝县 佛坪县
  榆林市 榆阳区 神木县 府谷县 横山县 靖边县 定边县 绥德县 米脂县 佳 县 吴堡县 清涧县 子洲县
  安康市 汉滨区 汉阴县 石泉县 宁陕县 紫阳县 岚皋县 平利县 镇坪县 旬阳县 白河县
  商洛市 商州区 洛南县 丹凤县 商南县 山阳县 镇安县 柞水县
  杨凌示范区 杨陵区

【自然地理】

  地貌气候迥异
  陕西南北狭长,从北向南形成三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开发和转化潜力巨大;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素以风雅和谐富庶著称于世;陕南秦巴山地山青水秀,聚南国之神韵……。
  境内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576.9毫米,年平均气温13.0℃,无霜期218天左右。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孕育出万千物种和世间珍奇,堪称自然博物馆。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
  【地形面积】陕西山地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高原总面积926万公顷,总面积的45%,平原39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耕地总面积48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3.3%,水田面积20.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旱地面积369.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9%,水浇地88.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3%,林地962.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6.8%,草地317.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4%,水域面积40.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
  【主要山脉】太白山海拔高度3767米,化龙山2917米,首阳山2719米,终南山2604米,华山2160米,白子山1823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岭1400~1600米。
  【主要河流】无定河流域面积30261平方公里,河长491.2公里,延河7687平方公里,长284.3公里,泾河45421平方公里,长455.1公里,渭河62440平方公里,长818公里,北洛河26905平方公里,长680.3公里,嘉陵江9930平方公里,长244公里,汉江61959平方公里,长652公里,丹江7551平方公里,长244公里。
  陕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较齐全,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之一,许多矿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陕西省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2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57种,水气矿产3种。我省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矿产种类较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资源丰富,但总体勘查程度低,可经济开采的储量少,难以开发利用的资源量多;能源矿产具突出优势,但一些支柱性矿产短缺;除能源矿产外,金属、非金属矿产特大型、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富矿少,中低品位矿多,单一矿少,共伴生矿多。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区域特色明显。陕北和渭北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水泥灰岩、粘土类及盐类矿产为主;关中以金、钼、建材矿产和地下热水、矿泉水为主;陕南秦岭巴山地区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及各类非金属矿产为主。我省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价值4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
  陕西省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的重要矿产有:盐矿、、石油、天然气、钼、汞、金、石灰岩、玻璃石英岩,高岭土、石棉等,不仅资源储量可观,且品级、质量较好,在国内、省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有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矿产,如铁、铜、锰、铝、锡、钨、铂族金属、萤石、钾盐、磷、金刚石等,或贫矿多、或探明储量少无可供规划矿区,或开发利用条件差,少数矿种至今仍未探明储量。

【交通运输】

  1990年12月28日,中国西部地区条高速公路:西(安)——临(潼)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长30多公里。
  2007年9月28日,(北)京至昆(明)高速,陕西境内西(安)——汉(中)高速通车。
  陕西省高速公路现已突破2000公里

【汽车牌照号】

  A 西安市 B 铜川市 C宝鸡市D 咸阳市 E 渭南市 F 汉中市 G 安康市 H 商洛市 J 延安市 K 榆林市 U 省直系统(已取消) V 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

【高等教育】

  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7所(含民办高校)。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成人高中)共有各类学校1209所。到2004年底,全省普通初中2095所,小学22988所。
  陕西高校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层次 网址
  ----------------------------------------------------------------------------------------------------------------
  1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jtu.edu.cn/
  2 长安大学 教育部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chd.edu.cn/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idian.edu.cn/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育部 杨凌 本科 http://www.nwsuaf.edu.cn/
  5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snnu.edu.cn/
  6 西北工业大学 国防科工委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nwpu.edu.cn/
  7 西北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nwu.edu.cn/
  8 延安大学 陕西省 延安市 本科 http://www.yau.edu.cn/
  9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ut.edu.cn/
  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uat.edu.cn/
  11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ust.edu.cn/
  12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pi.edu.cn/
  13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pu.edu.cn/
  14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it.edu.cn/
  15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isu.edu.cn/
  16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省 陕西省 本科 http://www.sust.edu.cn/
  17 西安邮电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iyou.edu.cn/
  18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省 咸阳市 本科 http://www.sntcm.edu.cn/
  19 西安医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iyi.edu.cn/
  20 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省 渭南市 本科 http://www.wntc.edu.cn/
  21 榆林学院 陕西省 榆林市 本科 http://www.ylc.net.cn/
  22 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省 汉中市 本科 http://www.snut.edu.cn/
  23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省 咸阳市 本科 http://www.xysfxy.cn/
  24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省 宝鸡市 本科 http://www.bjwlxy.edu.cn/
  25 西安财经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ufe.edu.cn/
  26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nwupl.cn/
  27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ipe.edu.cn/
  28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fa.edu.cn/
  29 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com.edu.cn/
  30 西京学院 省教育厅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ijing.com.cn/
  31 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wl.org/
  32 安康学院 陕西省 安康市 本科 http://www.aktc.net.cn/
  33 西安培华学院 省教育厅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peihua.cn/
  34 西安欧亚学院 省教育厅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eurasia.edu/
  35 西安外事学院 省教育厅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aiu.edu.cn/
  36 西安翻译学院 省教育厅 西安市 本科 http://www.xfuedu.org/
  37 商洛学院 陕西省 商州市 本科 http://www.slsz.com/
  38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htzd.org
  39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省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xaepi.edu.cn/
  40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杨凌市 专科 http://www.ylvtc.net.cn/
  41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咸阳市 专科 http://www.sxpi.com.cn/
  42 西安东方亚太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yt-edu.cn/
  43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安康市 专科 http://www.ak321.com/
  44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tyx2000.net.cn/
  45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xjgy.com/
  46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咸阳市 专科 http://www.xianyangzhiyuan.cn/
  47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xzyedu.com.cn/
  48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商洛市 专科 http://www.slzjy.com/
  49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汉中市 专科 http://www.hzvtc.cn/
  50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xahtxy.cn/
  51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渭南市 专科 http://www.snpcsf.net/
  52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sptc.sn.cn/
  53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铜川市 专科 http://www.tczyxy.net/
  54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xqgy.com/
  55 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west369.com/
  56 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xetcedu.com/
  57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ncook.com/
  58 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atc168.com/
  59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延安市 专科 http://www.yacjxy.com/
  60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gfxy.com/
  61 西安思源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xasyu.cn/
  62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xhtu.edu.cn/
  63 西安三资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anziedu.com/
  64 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csiic.com/
  65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xihang.com.cn/
  66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pvec.com.cn/
  67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xinke.sn.cn/
  68 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xfashion.com/
  69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cct.cn/
  70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宝鸡市 专科 http://www.bjvtc.com/
  71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sxhy.snedu.com/
  72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wnres.net/
  73 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xikemao.com/
  74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xitu.com/
  75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专科 http://www.sxjgxy.com/
  76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sxptife.net/
  77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省 陕西省 专科 http://www.xihangzh.com/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灿烂
  陕西历史悠久,早在11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灞河两岸生息繁衍;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展示着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大约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带领各自的部落,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开创了中华文明;后稷开启农耕文明,仓吉创造汉字,张骞发轫丝绸之路,司马迁独领传记史书之风骚……无不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陕西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1180年。另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陕西具有重要的位置。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13个春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文明发祥】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
  【农业发祥】陕西是我国农业生产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6000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打猎捕捞,采集果实。当时种植的谷物主要是粟。传说中最早从事耕种稷和麦的人,是陕西关中周人的祖先。到了西周末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并向其他地区传播。
  【对外开放发祥】陕西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3000多年前,陕西长安就同许多国家有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活动。的“丝绸之路”就是以古长安为起点的。从两汉时期时,就以长安为中心,同南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文化发祥】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七大奇迹。
  【自古帝王都】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代最长的省份。大约在2000年前、公元前28世纪左右,传说夏部落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在陕西活动过,为中华民族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丰功伟绩。公元前21~前16世纪的夏朝时期,陕西就有褒国、扈国、骆国出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在陕西建都。此后,又有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13个王朝先后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计11年。陕西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宝贵文物。
  【革命圣地】近代的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3600万勤劳、勇敢、智慧的陕西儿女,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正在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昂扬的斗志,投身西部大开发,发扬光荣传统,重振汉唐雄风,再铸新世纪的历史辉煌。
  【陕秦三秦】陕西简称陕或秦。“陕”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此后,人们就把陕陌以西称为陕西,简称“陕”。“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辖区主要在这一带。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是从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其实,“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唐以前行政区划演变】陕西地方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魏国在洛河下游设上郡,楚国在汉江中游设汉中郡,秦在陕北也设上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普遍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陕西境内除保留上郡和汉中郡外,在渭河流域另设内史,与郡同级。
  西汉沿袭秦制,保留上郡与汉中郡,另将秦的内史分为3个相当郡的政区:京兆尹(分管今西安以东、渭河以南地区)、左冯翊(分管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区)、右扶风(分管咸阳以西地区),称为“三辅”,治所均在长安城。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13州刺史部,监察各郡。后来改刺史部为州,州牧或州刺史为行政长官,形成州、郡、县三级制。现今的陕西在西汉中期涉及3个州。
  三国时期,现今陕西地区的大部分由雍州、荆州、益州管辖。西晋时大致和三国相仿。东晋至隋统一的二百多年间,南北分裂,战争频繁,行政区划十分混乱。
  【唐以后行政区划演变】唐初对州、郡、县加以改革,全国共设10道,道辖州、郡。今关中、陕北属关内道,陕南属山南道。宋改道为路,今陕西的大部分属于永兴军路,治所在今西安市;今麟游、周至以西,南至凤县、留坝,另属秦凤路,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这两路是由宋初的陕西路划分出来的,因此,习惯仍称它们为陕西路。今佛坪、镇巴以西属利州路,治所在今汉中市。今宁陕、石泉以东属京西南路,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今神木、府谷、佳县属河东路,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金仍用路制,完全设在陕西境内的有京兆府路、延路。
  元代的政治中枢称中书省,在各地的分设机构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陕西行省的辖地包括今陕西全境及甘肃兰州以东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各地。明在元行省基础上,除北京、南京外,在全国设13个布政使司,陕西布政使司所辖地区包括今陕西全境、甘肃嘉峪关以东各地、宁夏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东部分。清代废去布政使司的称号,仍称行省或省,嘉庆年间全国有18个省。清初陕西仍辖今甘肃、宁夏和青海东部。康熙二年(1663)年移陕西右布政使驻巩昌,五年改为甘肃布政使,移驻兰州。从此,陕、甘两省分治。
  自元代设行省起,陕西的省治一直设在现今的西安市。
  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汉中、延安、韩城、榆林、咸阳。

【特色产品】

  兵马俑,唐三彩,青花瓷器,剪纸,青铜器,石雕
  【地方风味】
  西凤酒、桂花稠酒、杜康酒,肉夹馍、饸珞面、水晶饼、火晶柿子、临潼石榴、羊肉泡馍(建议来老孙家)、蒲城蒸馍、岐山臊子面、五香驴肉、蓼花糖、小米、陕北红枣、炸油糕、汉中米皮、凉粉、黑米、猕猴桃、富士苹果

【风景名胜】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渭河南岸。昔日不少帝王以渭河流域为根据地。秦始皇统一中原,也靠这里供应粮草和马匹,这片土地因而号称“八百里秦川”,又因东有潼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金镇关,所以又称为关中平原。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平原成为“四塞之国”,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兵家重地。自西周起,先后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秦川八百里得天独厚,既得渭河灌溉,又有秦岭留住热风,因此热量充沛,土地青葱。当地人喜欢歌唱:“烙饼当锅盖”、“好女不嫁外”,说的是米麦好,女儿也不愿离乡了。

【人口分布】

  【分布情况】 2004年西安市725.01万人,宝鸡市369.20万人,咸阳市489.75万人,铜川市84.33万人,渭南市536.75万人,延安市208.80万人,榆林市336.79万人,汉中市373.99万人,安康市294.97万人,商洛市240.62万人,杨凌示范区14.23万人。
  【年龄构成】 2005年全省总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9.76%,15-64岁人口占71.6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58%。
  【性别构成】 2005年全省总人口中,其中男性1913.6万人,占51.44%;女性人口1806.4万人,占48.56%,性别比为105.9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城乡人口】 2005年全省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385万人,占37.23%,乡村人口2335万人,占62.77%。
  【人口变动】 2000年总人口3644万人;2001年总人口3659万人;2002年总人口3674万人;2003年总人口3689.5万人;2004年总人口3705.2万人;2005年总人口3720万人;2007年3748万。
  【西安回民】 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由东北通往西南、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西安——古代的长安,既位于这一重要通道的枢纽,又是沟通东西交通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唐、宋以来,阿拉伯史书、波斯、中亚等地的商人、外交人员、宗教家在这条路上不断来往,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人,由于多种原因,先后定居下来。这一地区在回族形成过程中,就成为重要的地区之一。
  伊斯兰教传入长安的时间约在7世纪三四十年代。阿拉伯的使者、商人、宗教家,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其中尤以商人居多。当时长安的东、西两市,是他们的云集之地,唐人笔记、《太平广记》中都多次提到“胡店”、“波斯肆”,这是唐代长安穆斯林的来源之一。
  唐代在安史之乱期间,曾借过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帮助平乱。中国史书对此有所记载,阿拉伯史书也有记载:阿拉伯帝国应唐朝的邀请,派兵平乱,“唐王曾答应阿拉伯帝国的援唐官兵,可以留住长安,允许他们和中国女子结婚,并在762年(唐肃宗宝应元年)敕建清真寺一座”这是长安穆斯林的来源之二。
  《资治通鉴》卷二二五代宗大历十四年(779)条:“庚辰(七月)诏回讫、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无得效华人”。“诸胡”包括中亚的九姓胡在内。九姓胡是康、安、曹、石、米、何等九个小王国的总称。他们长期以来,不断到长安经商,有些住久了,各以国名为姓。在长安及附近回族中,安、曹、康、何、米等姓的为数不少,且多聚居一村,以族姓为村名。九姓胡各国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后,皈依了伊斯兰教。8世纪以后来长安的九姓胡人中,当有不少穆斯林。明、清两代长安及其附近的不少回族碑文中的定碑人,是安、石、米、何等姓氏;这些姓氏至今仍为西安回民大姓。根据上述情况看,唐代九姓胡中的穆斯林在长安居留下来,这是当时长安的穆斯林的来源之三。
  【人口民族】综合以上情况,说明唐代国外各地的穆斯林,不少在长安及其附近居住下来,经过唐、五代,长期生息繁衍,使这里的穆斯林人数日益增多。这就为这里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960年北宋建立,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4个多世纪中,辽、金、夏、蒙古与北宋、南宋先后对峙。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给各族人民带来长期而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又使中原的各族人民增多了错杂居住、经济文化交流以至联合反抗各族统治者的斗争的机会。所以这一时期就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回族的形成也就在这一时期。

【关中盆地】

  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原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陕北高原】

  陕北行政区划
  榆林市:
  榆阳区 神木县 府谷县 定边县 靖边县 横山县 佳县 米脂县 吴堡县 绥德县 清涧县 子洲县
  延安市:
  宝塔区 延长县 延川县 子长县 安塞县 志丹县 吴起县 甘泉县 富县 洛川县 宜川县 黄龙县 黄陵县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陕北成为华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在陕北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西汉以后,农耕业才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一直到隋唐时期,陕北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从陕北地名中,可以看出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曾指出:“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大部分是地名。”因为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

【陕南山地】

  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
  关中以南的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结构十分突出。秦岭、巴山的西部有汉中盆地,东部为安康盆地。主要由古生界变质杂岩组成,是陕西农林特产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富集区。总面积74017平方公里。
  陕境秦岭是秦岭山系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一般海拔1500~3000米,高出关中盆地和汉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脉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构成秦岭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太白山古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蚀冰碛地形保存完好。秦岭以太白山为主峰,由西分为三支,由北而南山势渐低,至汉中盆地边缘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东山势逐渐递减,在商洛地区山势结构如掌状向东分开,间以红色断陷盆地和河谷平地。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级阶地。北陡南缓的山势导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诸水源远流长,断切东西走向山岭,形成许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为建设中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提供了条件。
  川陕间的大巴山走向西北——东南,一般海拔1500~2000米,高出汉江谷地1000~1500余米,东西长约300余公里,通常把任河以西称米仓山,以东称大预山。大巴山北侧诸水注入汉江,上游系峡谷深涧,中、下游迂回开阔,形成许多山间小“坝子”。坝子中有两级河流阶地,农田、村镇较为集中。宁强、南郑、西乡、镇巴和镇坪等县由灰岩组成的山地,岩芽、溶沟、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岩溶地形发育,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汉江谷地以西属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和缓,谷地较开阔,是陕、川间主要的水陆通道。
  的汉中、安康盆地,是陕西主要的农业区和亚热带资源宝库,也是陕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

【自然资源丰富】

  三秦大地,物华天宝,资源富集。
  矿产资源 目前探明储量的有91种,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超过42.5万亿元。储量居全国位的有盐、铼、水泥灰岩等8种,居第二、三位的有煤、天然气、钼、汞、高岭土等18种,居前10位的有钛、铅、锌、锰等56种。境内含煤面积5万平方公里,保有储量2700亿吨。正在开发的陕北神府煤田,保有储量1660亿吨,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田。全省天然气保有储量5450亿立方米,石油探明储量14亿吨,原油年产量达到1988万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陕西已成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的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植物资源 现有林地10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7.3%;天然林45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野生种子植物3300余种,珍稀植物37种,药用植物近800种。丹参、黄姜、沙棘、绞股蓝、富硒茶等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生漆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红枣、核桃、桐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天麻、杜仲、苦杏仁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动物资源 有野生脊柱动物750多种,其中的珍稀动物79种,国家重点保护类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云豹、金毛扭角羚、世界珍禽朱鹮等12种。饲养动物秦川牛闻名中外,良种奶山羊数量居全国之首。
  科教实力雄厚
  陕西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位,现有普通高76 所,其中国家重点“211”大学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等6所;在校学生72.6 万人,其中研究生6.5万人;每万人大学生数达到194人。科研机构1061个,博士后流动站85个,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部门专业、专项重点实验室72个,工程中心13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0万,两院院士45人。人才济济的科技队伍已成为陕西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工业门类众多
  陕西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基础雄厚的工业体系。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食品加工、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非金属矿物、纺织服装等是陕西工业的支柱产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境内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延安革命遗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汉至宋 汉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兴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墙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汉至近代 西安市
  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铜川市
  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丰镐遗址 周 西安市长安区
  阿房宫遗址 秦 西安市
  汉长安城遗址 西汉 西安市
  大明宫遗址 唐 西安市
  黄帝陵 黄陵县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临潼区
  茂陵(汉武帝刘彻墓) 西汉 兴平市
  霍去病墓 西汉 兴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礼泉县
  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 唐 乾县
  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墓) 唐 咸阳市
  陕西境内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西安事变旧址 1936年 西安市
  蓝田猿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 蓝田县
  周原遗址 西周 扶风县、岐山县
  司马迁墓和祠 西汉至宋 韩城市
  陕西境内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瓦窑堡革命旧址 1935年 子长县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1937-1946年 陕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县
  钟山石窟 北宋 子长县
  昭仁寺大殿 唐 长武县
  西岳庙 明至清 华阴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遗址 东周 凤翔县
  秦咸阳城遗址 战国至秦 咸阳市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唐至元 铜川市
  长陵 西汉 咸阳市
  杜陵 西汉 西安市长安区
  桥陵 唐 蒲城县
  陕西境内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姜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
  郑国渠首遗址 战国 泾阳县
  魏长城遗址 战国 华阴市、大荔县 、韩城市
  统万城遗址 十六国 陕西省靖边县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包括青龙寺遗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唐 麟游县
  灞桥遗址 隋-元 西安市
  华清宫遗址 唐 西安市临潼区
  武侯墓 三国 勉县
  泰陵 隋 咸阳市
  永陵 西魏 富平县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县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县
  西安钟楼、鼓楼 明 西安市
  水陆庵 明 蓝田县
  延一井旧址 清 延长县
  陕西境内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甜水沟遗址 旧石器时代 大荔县
  花石浪遗址 旧石器时代 洛南县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县
  康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西安市
  栎阳城遗址 战国至汉 西安市
  京师仓遗址 西汉 华阴市
  良周遗址 秦、汉 澄城县
  东渭桥遗址 唐 高陵县
  玉华宫遗址 唐 铜川市
  西汉帝陵 西汉 咸阳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
  三原城隍庙 明 三原县
  鸠摩罗什舍利塔 唐 户县
  公输堂 明 户县
  仓颉墓与庙 明、清 白水县
  泰塔 北宋 旬邑县
  香积寺善导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隍庙 明、清 西安市
  白云山庙 明、清 佳县
  八云塔 唐 周至县
  泾阳崇文塔 明 泾阳县
  彬县开元寺塔 北宋 彬县
  韩城普照寺 元 韩城市
  韩城文庙 明 韩城市
  韩城城隍庙 明 韩城市
  党家村古建筑群 明、清 韩城市
  耀县文庙 明 铜川市耀州区
  澄城城隍庙神楼 明 澄城县
  镇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阳宫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户县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县
  洛川会议旧址 1937年 洛川县
  杨家沟革命旧址 1947~1948年 米脂县
  陕西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龙岗寺遗址 旧石器时代至汉 南郑县
  石峁遗址 新石器时代 神木县
  石摞摞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佳县
  李家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乡县
  北首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宝鸡市
  东龙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商洛市
  横阵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阴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涧县
  梁带村遗址 周 韩城市
  杨家村遗址 周 眉县
  法门寺遗址 南北朝至清 扶风县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县
  秦东陵 秦 西安市
  张骞墓 汉 城固县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伦墓和祠 清 洋县
  精进寺塔 唐至宋 澄城县
  长安圣寿寺塔 唐 西安市
  长安华严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寿圣寺塔 唐 合阳县
  昭慧塔 唐 高陵县
  开明寺塔 唐 洋县
  大秦寺塔 宋 周至县
  太平寺塔 宋 岐山县
  武陵寺塔 宋 永寿县
  神德寺塔 宋 铜川市
  法王庙 宋至清 韩城市
  北营庙 元 韩城市
  五门堰 元 城固县
  吴堡石城 明至清 吴堡县
  周公庙 明至清 岐山县
  榆林卫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张良庙 明至清 留坝县
  扶风城隍庙 明至清 扶风县
  玉皇后土庙 明至清 韩城市
  玄武庙青石殿 明 合阳县
  庆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阳文庙 明 咸阳市
  盘龙山古建筑群 明 米脂县
  姜氏庄园 清 米脂县
  丰图义仓 清 大荔县
  灵岩寺摩崖 汉至民国 略阳县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县
  杨珣碑 唐 扶风县
  万安禅院石窟 宋 黄陵县
  易俗社剧场 民国 西安市
  渭华起义旧址 1927年 华县
  吴旗革命旧址 1935年 吴起县
  保安革命旧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县
  旅游时间
  每年3-11月是旅行陕西的时间,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
  3-5月份,总体来说气候不错,但一定要注意天气预报,别在陕北和关中碰上风沙天气,否则你找旅馆时开口就会问能不能洗澡。而且,如果你看黄河的话,这个季节正是黄河的枯水期,她会比较纤细,不过看壶口瀑布倒是不用太担心,涓涓细流在这里都能发出激昂的咆哮。
  6-8月份,如果你是去关中以及陕南一些地方,可以消夏避暑,如果去陕北徒步,那就要带好齐全的防晒用品、墨镜、足够的水、换洗衣裳,在大太阳底下,老实说,有些自虐。
  8-11月份是黄金季节,要注意的就是天气有些转冷,昼夜温差会加大。
  另外,冬天除了冷点,也没其它麻烦,尤其过年期间有许多民间庆祝活动,是看安塞腰鼓、洛川鼙鼓、宜川胸鼓和陕北秧歌的时候。
  陕西真的很美。陕西人民热情好客!

推荐旅游地点

  华山 华清池 兵马俑 大雁塔 小雁塔 钟楼 碑林 半坡遗址 壶口瀑布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允许拍照)乾陵 昭陵 西岳庙 灞桥
  大唐芙蓉园 法门寺 太白国家森林公园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212
参考资料:
1.陕西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nightbaby.net/?action-viewnews-itemid-567
2.陕西城市通网http://www.tong029.com
3.西部互联 http://www.west369.com/
4.山西鉴定网 http://shaanxi.longju.org.cn/
5.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shaanxi.gov.cn/
6.http://www.xzqh.org/quhua/61sx/index.htm
7.http://www.xtour.cn/2.htm
8.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http://www.sneac.com
9.陕西榆林网http://www.cn0912.com
10.三秦记http://www.sanqinji.com/
11.陕西旅游http://travel.kooxoo.com/839967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开放分类:
地理旅游区域西北行政区
更多 合作编辑者:
wheatcity才子不才chen517651457whu_qinyulomartian山而走之huirenjunyinasd4682yet7随风海鸥
推荐浏览
无锡至盐城货运专线
无锡至盐城货运专线
面议 /吨
无锡至徐州货运专线
无锡至徐州货运专线
面议 /吨
无锡至南通货源专线
无锡至南通货源专线
面议 /吨
无锡苏州货运专线
无锡苏州货运专线
面议 /吨
无锡至常州货运公司
无锡至常州货运公司
面议 /吨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无锡物流专线   地址:无锡物流/无锡货运公司/无锡捷迅物流有限公司   邮政编码:214191
联系人:陆经理   电话:0510-82416467   手机:18806177363   传真:0510-82415542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